这个周六又是一天的雨。今天新到了一本书《我的情绪小怪兽》,这是一本好玩的书,打开后带给视觉上的冲击还是很强烈的😊,价格相对也比较高,这也是我之前一直犹豫没买的原因😱,直到前几天遇到了全网一直以来的最低价,还是买了😂。
新买了几块泡膜地垫,姐妹俩合作拼接完成,晴晴非要把这当成床,拿来枕头被子,看到这幅场景,想到天冷了,盖着被子坐在这看书也不错啊😄。
晚饭后看了一会儿电视📺,结束后看她们提前准备好的绘本。我读她们听,《没鼻伙计》我刚开始读,涵涵就接着把剩下的全部“背”完啦😰。晴晴吵着不让姐姐说,但依旧阻挡不了她,这个故事由她完成了😂。随后我引导着把故事梳理了一下,又简单的改动了一下故事情节,设想一下结果(这个对涵涵有用)。
《我爸爸》,这个绘本被要求讲了两次,最后还要听,因为笑笑闹了,我没同意。这被称为经典绘本,记得刚买回来我看的时候,是真的没感觉😳,她们似乎兴趣也不大。今晚听着,涵涵竟然边哈哈大笑边说“太有意思了,太有意思了!”我读着,她演着(做动作),而且还演上瘾了,一遍完了之后还要再一遍😨。
该绘本一句话一个故事情节,配一幅图,每一幅图,孩子们都能问出几个问题,很多时候我是真的回答不上来😓。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,简约的画风,但是能抓住孩子的心(我刚刚也忍不住又看了一遍),这可能就是经典绘本的魅力所在。
这几天听了大v店学院里,关于亲子阅读及故事妈妈培训的几节课,觉得之前读的绘本都白读了😂。边听边实践吧,尽可能的实现亲子阅读的最大价值。今晚对《没鼻伙计》的改编就是听课后的实践,其实涵涵的“演”也是课程中提到的绘本阅读演绎,只不过我还没开始引导,她就自发行动了😃。
和她俩一起阅读,有时候涵涵占主导,有时候是晴晴,往往不能同时兼顾(她俩对绘本感兴趣的点不一样),这让我很犯愁。
现在涵涵问的问题太多太多了,睡觉前问我“人的身体为什么会动”,我答:“因为身体有关节……”。关节之前了解过,所以她还是能接受的。只是能想出这个答案,我都有点佩服自己(很多时候是脑子转啊转,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🙄)。“剪刀为什么会动?”……我只好回答“现在睡觉,一切问题明天解答😂”。吃个虾也要问“虾吃什么?”……我……太多时候都是懵😰
文章评论